刘伯承,四川省开县(现重庆市开州区)人。他小时候才思敏捷北京期货配资平台,在对联方面有些功夫。据说一次私塾先生出了上联让学生们对,上联是:“香花不红,红花不香,唯有玫瑰,又红又香。”
同学们根据对联的规则在琢磨下联,刘伯承很快对出了下联:“响屁不臭,臭屁不响,吃了胡豆,又臭又响。”
同学们忍不住大笑起来,私塾先生觉得很难堪,认为刘伯承在成心捉弄自己。
但他又不好发作,刘伯承的对联没有什么大毛病,只怪自己出联水平不高。
清朝末年,四川百姓也设立了红灯教神坛,举起了“反清灭洋”的旗帜。
开县知县调集四乡团练,配合官兵镇压红灯教,结果被红灯教打得大败。
知县手下有个姓邵的师爷,被红灯教乱刀砍死。
知县为表彰他的功绩,把他的尸体停放在县城忠烈祠大殿上,并亲自主持对邵师爷的祭奠仪式。
土和尚做道场,洋神甫做弥撒,被捕的红灯教徒有的被砍头示众,有的被打得遍体鳞伤。这一切更增添了人们的义愤。
展开剩余49%这天,灵堂上来了3位少年,送来了3副挽联,为首的穿青布长褂的少年就是15岁的刘伯承,他和两个伙伴商量好,用祭奠邵师爷的名义抗议封建官府的罪行。
知县和一些绅士见了少年送来挽联很高兴,可一读挽联又觉得不大对味,别人送的挽联都写在绸缎上,这3位是用草纸写的,显然有失恭敬。
刘伯承写的挽联上联是:“战马长嘶浦里河畔湘楚壮士八面威风”,这显然是在歌颂红灯教勇士。
下联是:“昏鸦悲啼凤凰山麓洞庭孤魂四季寂寞。”是说邵师爷糊里糊涂地为洋人送了命,却只落得个兔死孤悲的可耻下场。
横批是:“呜呼哀哉”,即彻底完蛋了,罪有应得。
另两幅挽联写得也很俏皮。见了这了幅挽联,有人暗笑,有人吹胡子瞪眼,知县的鼻子都气歪了。
发布于:山东省